简介

活着全网黑:死后你让我成为传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50章 滕王阁序完结(3/4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刘南啊刘南,你到底怎么写出来的啊?”

“我靠,我也觉得吓人啊。从此以后,滕王阁序将会震惊整个大汉的。”

“各位学生要吃苦了,这篇文证背诵下来,哈哈哈想一想我都想笑。”

“咳咳别笑,这样太那啥了。”

“好一篇千古文章啊,从此以后,只怕滕王阁这个地方,将会成为无数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。

平生不去滕王阁看一下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话,那么就白来这个世界一趟了。

啧啧啧,先生这是送给了滕王阁多么巨大的一份礼物啊。

“确实伟大,如果我岳阳楼也有这个机会就好了。”

“你这个破拍卖楼,你也好意思让先生给你题诗?呵呵哒,别想的太美了好不好?”

“就是,我这里先生才应该过来一下。”

“行了吧,说的这么多没用的。我去看一看,黄纶对于这篇文章的鉴赏去了。

别说,这个黄纶真的有几把刷子。他对于先生作品的解读,还是很有功底的,至少我是认可的。”

“是吗?

我也去看看,先生的这篇文章没有人帮忙鉴赏的话,我还真的看不懂。”

“各位,一起一起,我也跟着过去看看。”

“此文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。

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,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。

文章在交待了“故郡”、“新府”的历史沿革后。

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写起。

“襟三江而带五湖,控蛮荆而引瓯越”、

“潦水尽而寒潭清,烟光凝而暮山紫“、
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。

滕王阁就坐落在这片吞吐万象的江南大地上。

接着,作者的笔由远及近,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。

“层台耸翠,上出重霄;

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”、

“桂殿兰宫”、

“绣问”、

“雏登”。

……

情由景生,写景是为抒情、景、情相互渗透,水乳交融。浑然天成,恰似行云流水,挥洒自如,自然流畅。

对比铺叙,色彩鲜明。

作者无论是状绘天贵胜景、滕阁盛况,还是叙抒人物的遭遇情绪,都能洋洋洒洒。

展转生发,极成功地运用了铺叙宣染的方法。

譬如在说明天贵的“人杰地灵”时。

一气铺排了十四句,从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、从文臣到武将,不厌其多;

写登临滕王阁远望的景象,则沙洲岛屿、山岭原野、河泽舟舸、宫殿屋舍、眼底之物,一一叙来,不一而足。

而这种铺叙,又是在对比之中进行的。

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,跳跃起伏,回环往复。

“爽籁发而清风生,纤歌凝而白云遏。

睢园绿竹,气凌彭泽之樽;邺水朱华,光照临川之笔。”

弦管、纤歌、美酒、佳文、良辰、美景、赏心、乐事。

“四美具,二难并”,这是盛况空前的宴会。

相形之下,“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;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”,天才沦落,迷茫落拓,又是何等的悲凉。

这是人物境遇上的对比。

文中还有“望长安于日下”、“指吴会于云间”,是地域上的对比;“逸兴遄飞”与“兴尽悲来”,是情绪上的对比;

“杨意不逢,抚凌云而自惜;钟期相遇,奏流水以何惭”,

是怀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对比。

这种色彩强烈的映衬对比,在揭示人物的内心隐忧,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,能产生相反相成、鲜明晓畅的艺术效果。

对偶工整,用典恰切。

全篇中除了“磋乎”、“鸣乎”、“所赖”、“云尔”等叹词、语助词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语和六字一语的对偶句。

这中间有的是单句对,如“云消雨弄,彩彻区明”、
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等;

有的是复句对,如“物华天宝,龙光射牛斗之墟;

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”、

“渔舟唱晚,响穷彭蠡之滨;雁阵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”;

还有的是本句对,如“襟三江而带五湖,控蛮荆而引瓯越”中,“襟三江”与“带五湖”对,“控蛮荆”与“引瓯越”对。

再如“腾蛟起凤”、“紫电青霜”、“龙光”、“牛斗”等也都是本句对。

这种对偶句不仅句式工整匀称,而且错综多变,读来节奏明快,整齐和谐,铿锵有力。

文中多次出现的典故。且都用得恰当贴切,非但没有冗赘晦涩之感,还使文章显得富丽典雅,委婉曲折、情意真切。

……

化静为动,以物拟人。

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客观静止的事物写成富有动态之感,这是《滕王阁序的又一特点。

作者善于选词炼字,活化物态“飞阁流丹”、“层台耸翠”,只因了“飞”、“流”、“耸”诸字。

巍峨的楼阁便腾飞起来,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,层叠亭台上的翠色也高高耸出。

静物变成了动物,确有画龙点睛之妙。而洪州古城,也只因“漂”、“带”、“控”、

“引”,变成了一位裁“三江”为衣襟,摘“五湖”作衣带,近则制“蛮荆”,远则接“瓯越”的巨人。至于如“星驰”般的“俊采”。

“如云”的“胜友”,更是灵动活现,气韵不凡。

全文以四六句为主,杂以六四句。七字句,六字句,四字句,三字句,二字句,乃至一字句。

这些句式,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,使节奏分明,内容起承转合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