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港岛1990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3章 《西游记》首播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黄金时段播出的《西游记》第二集,整体收视率相比起首播,略有提升,达到了28.4%,但却未能突破30点大关。

不过TVB翡翠台同时段播出的剧集,收视率进一步下降到28.7%,领先差距被进一步缩小了。

到了《西游记》第三集“大圣闹天宫”播出的时候,整体收视率才一举突破30点大关,达到了31.8%。

对TVB翡翠台同时段播出剧集,实现了收视率的反超。

TVB方面针对这种情况,反应很快,正好黄金时段播放的另外一部剧集完结,于是就把被《西游记》击败的那部剧集的播出时间调整,对标《西游记》,安排了一部由黄日桦主演的武侠剧《剑魔独孤求败》。

黄日桦作为曾经的“无线五虎将”之一,自从83版《射雕英雄传》走红之后,一直是TVB剧集的收视率保障之一。

去年(1989年)在TVB主演的时装剧《义不容情》,播出之后创下了最高收视率超过60点的佳绩。

今年初,恰逢黄日桦与TVB上一份合约期满,便被亚视重金挖了过来,签了三年合约。

这部《剑魔独孤求败》,是黄日桦在TVB的存货。

TVB安排这部剧集,来和黄日桦的新东家打擂台,消息一经推出,就在港岛引起了一番热议。

《剑魔独孤求败》算是金庸武侠名篇《神雕侠侣》的衍生剧,内容完全是TVB编剧原创的。

讲述的是在《神雕侠侣》和《笑傲江湖》中都有提及的一位武林前辈,自创出绝学“独孤九剑”的独孤求败的故事。

故事虽然是原创,但是这个时期,TVB对这类武侠剧的掌控能力,是无与伦比的。

同时主演黄日桦,在TVB锤炼近十年,演技也臻至大成,完美地呈现出了一代武学奇才独孤求败的人物特色。

《剑魔独孤求败》首播,整体收视率便突破了30点,达到了30.5%,反应出TVB翡翠台的收视基础,以及黄日桦的收视号召力。

不过,《西游记》还是抗住了《剑魔独孤求败》的冲击,第四集的整体收视率,继续稳中有升,达到了32.3%。

其后,正面对垒的两部剧集,整体收视率都保持在30点以上,《西游记》始终略胜一筹,并在第十六集“趣经女儿国”的时候,创造了整部剧集的最高收视率36.7%。

若是没有《剑魔独孤求败》的冲击,《西游记》的整体收视率,是有望突破40点,创造近年来亚视本港台的一个收视高峰的。

不过,能在TVB精品剧集《剑魔独孤求败》的强势冲击下,依然保持着收视率的领先,《西游记》在亚视本港台的播出,已经足够成功了。

另外,在儿童时间播出的动画片《齐天大圣孙悟空》,也受到影响,收视率持续走高,大受欢迎。

连带着在港岛提前完成铺货的《齐天大圣孙悟空》的衍生品,也迎来了销售热潮。

玩具公司原本被运抵港岛,堆满了一个仓库的产品,半个月不到便被零售商订购一空,还增加了不菲的订单。

赵方林投在这上面的近百万港币,不仅连本带利的全挣了回来,还有盈余。

保守估计,但是港岛一地,《齐天大圣孙悟空》的衍生品,一年的销售额,保守估计也能有1200万港币。

1200万港币并不算多,全港近600万人口,平均到每个人头上,不过是2港币而已。

就算集中到只占全港十分之一人口的小学生身上,一人也不过才20港币。

1990年的港岛,平均工资是1万港币左右,这点消费,实在算不了什么。

1200万的销售额,扣除掉给零售商的利润空间,归属玩具公司的盈利,差不多能有七八百万。

而支付给内地代工厂的生产费,甚至都不需要港岛总公司支出,光靠衍生品的内地销售利润就够了。

港岛总公司只需要负责十来位港岛本土员工的工资,以及相关的税费,纯盈利至少也有四五百万港币。

有了这笔钱,赵方林很多事情就好开展了。

喜欢港岛1990请大家收藏:(m.zuizaoxiaoshuo.com)港岛1990最早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